原创音乐剧《血色湘江》定妆照首度公开!
发布于 2019-09-23 11:40:11 次浏览
《血色湘江》所有演员们的服饰、妆容、道具都是基于历史真实,严格按照历史年代和剧中人物形象而量身打造。每一处细节都融合了导演的艺术创作设想以及服装、化装、道具等部门对戏剧表达和演员形象的探索和考究,将演员与人物角色融为一体,尽显宏大史诗。
用艺术化、美术化的设计
体现凝峻沧桑战争历史感和生动真实人物个性
服装设计 彭丁煌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副主任
音乐剧《血色湘江》的人物服装大致上分为三个部分:中央红军战士军服、国民党军军服、瑶族服饰。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贯穿于三个部分服装设计的共性
在服装的款式上,基于写实风格尊重历史真实,进行适度的再现与再创,并综合运用技术手段,突出史诗剧质感。
以崇山、岩石、纪念丰碑为意象的形象种子,在服装纹理上以山石为灵感,运用多种手段加工设计,使布质面料呈现坚硬岩石般体量感和肌理感;运用做旧处理和斑驳血迹来凸显战况惨烈以及经过战争硝烟洗礼的凝重。
服装色彩上冷中有暖,灰中有亮。
整体以浓重的色彩将全剧统一在冷灰调中,烘托出时代背景下浓郁的山河动荡、满目疮痍的战乱气氛,赋予人物形象以厚重的风格化视觉效果。同时运用降低饱和度的局部色彩,强化服装的设计美感和戏剧性特征,让服装设计在整体统一之中充满灵动的节奏。
在同类中体现特色,“人群感”、“人物感”并重。
在遵循以上设计构思共性的原则上,红军、国军、寨民三个群体构成特色鲜明、融汇协调的三个板块。在这三部分服装体现群体化类型特征的同时,结合戏剧角色的具体个性充分体现人物性格,比如陈湘的智慧果敢、凤鸣的侠女柔思、黄复兴内心的矛盾交锋等,虽是大框架之中的小框架,但个性化的塑造仍是戏剧服装设计的不变宗旨。
三个部分服装设计各具特色
红军战士军服是重中之重,分为完整的、残破的两个部分。
配合剧情的起承转合,红军战士经历激荡的时局变化,用相对完整的军服和做更多破旧、褪色处理的军服来呈现战争如残暴恶兽般将人撕裂。服装上的前后反差,一方面是贴近战况史实的写实化处理,另一方面也为戏剧性的氛围推波助澜,从视觉上强化人物命运和舞台情绪。
国民党军军服同样也是充满历史感肌理的。
秉承写实的基础,相较于未占有利战机的红军,国军军服会更挺括精致。但他们同样身处那个如同崇山峻岩般狞厉、如山河碑刻般厚重的戏剧空间,依旧是惨烈战争中的一方,也是直面生死鏖战的军人。
与前两个板块的军服一样,瑶族寨民服装的构思没有过分侧重少数民族典型的鲜艳明丽,而是统一于全剧的凄美、哀婉和悲怆之中。
区别于具有特殊功能性和严格规范的军服,瑶族百姓的服装要更美。瑶寨是奔赴决战沙场前的平和,亦是红军战士在漫漫长征路上途径的短暂的慰藉。所以,服装设计要在保持历史质感基调、依据民族地域特色和体现美好氛围三者中交织平衡。
在创作中探寻那段历史、那些事迹、那些人物
化装造型设计 申淼
中国国家话剧院
一级舞美化装造型设计
化装造型的案头准备和设计,基于与总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的充分沟通。正如总导演陈蔚所要求的,面对这样一部革命史诗,在舞台的呈现上要有国际化视野。在大舞美的范畴下,对人物造型的处理在尊重历史还原真实的同时,要融合当代的理解和美学的思考。
那段历史中的人物,是一群轮廓鲜明、英俊刚毅的战士,弥漫的硝烟和流淌的热血映衬着他们如雕塑般坚毅的铮铮铁骨;
是硝烟中走来的瑶族姑娘,红润黝黑的脸上有着漂亮忽闪的双眸,刀形的发簪挽起她乌黑的长发,纯真善良的笑容里有着敢爱敢恨的豪情;是瑶寨中朴实敦厚的男女老少们,戴着浓郁瑶族风情的头饰,眼里透着山里人的淳厚和善良。
在血色湘江之畔,硝烟风雨之中,
一组组如铜雕般的人们。
他们在造型上有着崇高而朴素的美,站在舞台上,他们就是那一座座坚定无畏的丰碑。
还原历史、贴近真实
道具设计 李红超
现任上海歌剧院道具师
曾在多部优秀作品中
担任道具设计
在创作采风过程中,34师师长陈树湘为不当俘虏,断肠取义的大无畏精神让人印象深刻。英烈们为了共产主义和解放全国劳苦大众坚定信念令人动容。作为音乐剧《血色湘江》的主创,有责任来还原这段悲壮历史,弘扬红军精神。
《血色湘江》的道具将还原历史,贴近真实,充分结合现代社会公众审美情趣,发挥主观性与创造性。同时切合音乐剧的舞台艺术要求,结合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乡土元素,烘托舞台氛围,为观众提供立体的视觉感受,帮助演员进行舞台布景,配合演员开展舞台演出,力求完美呈现这部可歌可泣的震撼英雄史诗。
翻阅大量历史资料,事无巨细地实地考察。
精于匠心,一个个角色就此呼之欲出。
《血色湘江》剧组细致严谨,精雕细琢每个细节,
通过恢弘大气的舞台呈现讲述
85年前那段钩沉在湘江水底的壮烈史诗。
讲述英雄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9月28日、29日、30日20:00,
让我们共同走进剧场,感受信仰之力!
原创音乐剧《血色湘江》
演出时间:2019年9月28/29/30日 20:00
演出地点: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总导演:陈蔚
视觉总监\舞美设计:刘科栋
编剧\作词 :钱晓天
作曲:张巍
指挥:朱曼
合唱指挥:周君
执行导演:李大海
舞蹈编导:梁克虎
灯光设计:王琦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服装设计:彭丁煌
化装造型设计:申淼
道具设计:李红超
音响设计:敖元
钢琴艺术指导:张佳佳
舞台技术总监:黄志高
执行制作人:李百宁
演员表
陈湘:高鹏
凤鸣:吕薇
韦江:金郑建
黄复兴:田浩
朱大姐:崔京海
程林:王良
赖老石头:袁露
红米饭:李越
副官:冯冲
宽叔:陆正龙
小湘江:李馨瑶
票价:80/180/280/380元
本场音乐剧不设身高限制
一人一票,儿童也需购票
上一篇:出实招 干实事 求实效